咨詢熱線:010-53033961
咨詢熱線:010-59393252
全力實現“2030年前碳達峰、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”的目標,是我國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,也是推動中國從工業文明邁向生態文明的重大舉措。暖通行業作為能源轉型的重點行業之一,在政策及市場的推動下也發生了許多改變。下面特地為大家梳理了2023年暖通行業各地最新政策,一起蓄勢待發,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。 多地執行400萬以下項目 無需公開招標 《中央預算單位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及標準(2020年版)》,要求“政府采購貨物或服務項目,單項采購金額達到200萬元以上的,必須采用公開招標方式。此后,各大城市陸續制定了公開招標的項目金額基準。截止2023年2月,共有17省市區(江蘇、浙江、山東、廣東、湖北、四川、河南、北京、安徽、陜西、上海、山西、天津、黑龍江、內蒙古、青海、海南)明確400萬以下項目不用公開招標。此外,福建、湖南、重慶、貴州、西藏等14個省市區,也陸續將公開招標的項目金額基準設定在200萬元或300萬元。
北京:鼓勵綠色建筑發展 超低能耗建筑擬最高獎勵600萬元 近日,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發布公開征求《北京市建筑綠色發展獎勵資金示范項目管理實施細則(試行)(征求意見稿)》意見的公告。細則表明對于公共建筑節能綠色化改造項目,每平方米獎勵不超過20元,單個示范項目市級獎勵資金總額不超過改造投入的30%;超低能耗建筑按照實施建筑面積給予每平方米不超過200元的市級獎勵資金,單個示范項目最高獎勵不超過600萬元;AA級以上裝配式建筑給予每平方米不超過120元的市級獎勵資金,單個示范項目最高獎勵不超過1000萬元;取得三星級綠色建筑標識且投入使用一年以上的項目,或取得二星級以上綠色建筑標識項目,按照實施建筑面積給予每平方米不超過60元的市級獎勵資金,單個示范項目最高獎勵不超過600萬元。 河北:推廣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 因地制宜推廣地源、空氣源熱泵等技術 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印發《河北省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》的通知。提到:推廣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。在既有公共建筑中推廣應用太陽能光伏和光熱系統;因地制宜推廣地源、空氣源熱泵等技術。鼓勵張家口、承德、保定和邢臺等市打造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高地。到2025年,新建公共機構建筑、新建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50%,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到8%。 上海:推進建筑綠色低碳發展 推廣裝配式建筑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《上海市“無廢城市”建設工作方案》的通知,提出推進建筑綠色低碳發展。嚴格落實綠色建造技術有關要求,推進節約型工地建設,推廣裝配式建筑。全面推行綠色建筑設計、施工、運行管理標準,本市新建民用建筑全部按照綠色建筑基本級及以上標準建設,國家機關辦公建筑、大型公共建筑和其他5000平方米以上政府投資項目按照綠色建筑二星級及以上標準建設,超高層建筑和“五大新城”內新建的大型公共建筑執行三星級綠色建筑標準。 陜西:推廣熱泵技術滿足建筑采暖 和生活熱水需求 陜西省人民政府印發《陜西省碳達峰實施方案》,提出推進公共機構綠色低碳改造。全面推動綠色機關建設,推進終端用能電氣化,減少化石能源使用。提升建筑綠色低碳運行水平。加大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力度,提高建筑用能管理智能化水平。推動數據中心運維綠色化。推廣利用太陽能、地熱能、生物質能等能源和熱泵技術,滿足建筑采暖和生活熱水需求,完善政府機關綠色采購目錄,帶頭采購綠色低碳產品。 國務院:加快低碳零碳負碳技術攻關 中共中央、國務院印發《質量強國建設綱要》,樹立質量發展綠色導向。開展重點行業和重點產品資源效率對標提升行動,加快低碳零碳負碳關鍵核心技術攻關,推動高耗能行業低碳轉型。優化資源循環利用技術標準,實現資源綠色、高效再利用。建立健全碳達峰、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,推動建立國際互認的碳計量基標準、碳監測及效果評估機制。建立實施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標準體系。建立綠色產品消費促進制度,推廣綠色生活方式。
免責聲明 | 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,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。文章信息僅供參考,不做交易與服務的根據。如對信息文章有疑義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。